蓝鲸发明者终入狱年仅21岁洗脑受害者称替社会清垃圾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11-03
蓝鲸发明者终入狱年仅21岁画面上这个俄罗斯年轻男子,名叫PhilippBudeikin,今年21岁。他看起来和任何一个平常的男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唯独眼神关于更多蓝鲸发明者终入狱年仅21岁洗脑受害者称替社会清垃圾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蓝鲸发明者终入狱年仅21岁

画面上这个俄罗斯年轻男子,名叫Philipp Budeikin,今年21岁。他看起来和任何一个平常的男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唯独眼神看起来非常阴冷。事实上,21岁的Philipp就是臭名昭著的“蓝鲸游戏”的发明者。他发明的这个疯狂游戏,已经在俄罗斯导致至少16个少女自杀,并且在很多国家越传越广。他从2013年开始在网上传播蓝鲸游戏,用一些极端恐怖血腥的视频,吸引未成年人加入。他尽可能地吸引来大规模的参与者,给参与者下任务,一步一步,不断变难。有一些孩子可能在游戏初期就停下了,有一些却渐渐沦陷。Philipp就在其中寻找最容易被他操纵,心理防线最容易突破的孩子。这些被Philipp盯上的孩子,会被拉进一个更小的团体之中。在那些迷失的孩子看来,可能被选中进入那个以Philipp为中心的小团体,对她们而言可能还是一种荣耀。他们每天凌晨四点二十分要醒来,参加一个夜间聊天,看各种血腥绝望的视频,来自地狱一样黑暗的音乐,夹杂着各种惨叫和哭泣。这样精神折磨,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和情绪问题,控制不住自己地想要自残,或者毁灭深白的一切。当他们完成了Philipp下的所有任务指示,他们基本就被完全洗脑,完全听命于心中神一样的Philipp。不管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他们都会遵从。

对犯罪事实公供认不讳毫无悔意

最可怕的事情是,Philipp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引诱那些孩子自杀,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在提审过程中,Philipp对自己发明蓝鲸游戏供认不讳,向警察解释了这套死亡游戏是如何运作的。他不承认警方说,有130名年轻人死亡,说一共就17个,当然了还有28个准备去死了。恶魔说:“那些死于蓝鲸游戏的年轻小女孩,都死得很高兴的。”“他们不过是一些生物垃圾,他们对着社会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人在乎她们死了会有什么后果。”“我只是在替社会清除垃圾。”更荒唐的是,自从Philipp被关于入狱,俄罗斯监狱还收到了无数来自年轻女孩写给他的求爱信。一名心理学家表示,这些爱上Philipp的女孩通常没有能从家长那里得到过足够的爱的关注,而Philipp,恰恰是利用她们这一点,假装在网上给她们提供支持和关爱。看着这些孩子们送死,他觉得很有成就感。警方认为除了Philipp以外,应该还有其他核心人物。警方正在努力搜捕更多与这个死亡游戏有关的嫌犯,希望能尽快将这个游戏给彻底扼杀。

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故意采用引诱、怂恿、胁迫、欺骗等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意图的行为。帮助自杀,是指在他人已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实现自杀意图。

由于自杀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教唆、帮助自杀只能作为间接正犯(即利用被害人的行为实现犯罪)来处理。当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的行为具有足以致人死亡的危险时,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才符合杀人行为的本质要求。相反,如果某种教唆自杀,在通常情况下不可能导致他人的死亡,就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例如,当他人站在20层高楼准备跳楼自杀时,过路人大喊“跳楼!”的,即使他人果真跳楼自杀身亡的,也难以对过路人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但对以下两种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1)欺骗不能理解死亡意义的儿童或者精神病患者等人,使其自杀的,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

(2)凭借某种权势或利用某种特殊关系,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心理强制方法,使他人自杀身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的间接正犯,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10月30日《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年6月4日《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9条的规定,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行为的,邪教组织成员组织、策划、煽动、教唆、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71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