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私营单位是什么意思_非公司制企业的分类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7-31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陈炜伟)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关于更多非私营单位是什么意思(非公司制企业的分类)的法律相关知识,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陈炜伟)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

在律网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504元,住宿和餐饮业4575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0552元。

当天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17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相关行业工资增长出现了明显变化。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去产能行业工资增幅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说。

数据显示,2017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6.3%和15.7%,增速比上年分别提高16.1和8.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3和5.7个百分点。

孟灿文介绍,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服务业。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继续位列行业门类首位。

此外,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平均工资较快增长。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文化艺术业平均工资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体育业平均工资增长22.3%,是全国大类行业中平均工资增速最快的行业,已连续三年平均工资增速在22%以上。

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商投资经济等单位。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约167.5万家,就业人员1.76亿人;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共调查69.1万家单位。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非私营单位是什么意思(非公司制企业的分类)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

57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