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多少日的暂时性_轻伤与重伤的鉴定标准
一、伤亡事故的分类(类型)
1、分类(掌握)
gb6441-86中对伤亡事故定义为: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按gb6441-86分:20类
按伤害程度分类:
①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② 重伤(指相当于规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
③ 死亡。
2、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分类(掌握)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四级:
1)特别重大事故
2)重大事故
3)较大事故
4)一般事故
二、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86)关于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主要包括5个方面:
(1)用于伤亡者的费用。
(2)物资损失。
(3)生产成果的减少。
(4)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
(5)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熟练掌握)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丧葬及抚恤费用
3)补助及救济费用
4)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现场抢救费用
3)清理现场费用
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2、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熟练掌握)
(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6)其它损失费用
三、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的计算,在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中给了详细说明。
该标准中的损伤分类:
肢体损伤、眼部损伤、鼻部损伤、耳部损伤、口腔额面部损伤、头皮颅脑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骨盆部损伤、脊柱损伤及其他损伤。
由上述损伤造成的损失工作日可查询相关的换算表得出。
死亡或永久性全失能伤害定6000日。(掌握)
注:各伤害部位累计数值超过6000日者,仍按6000日计算。
四、事故统计评价指标
1、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从业人数)*103
2、千人重伤率=(重伤人数/从业人数)*103
3、百万工时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250*8)]*106
4、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106
5、重大事故率=(重大事故起数/事故总数)*100%
6、万车死亡率=(机动车造成的死亡人数/机动车数)*104
7、亿客公里死亡率=[死亡人数/(运营旅客数*运营公里数)]*108
8、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总人数*250*8)]*106
重点掌握:
事故类别(型)、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损失工作日、事故统计指标。
例1、某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当场死亡5人,2人重伤,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济赔偿平均每位死者16.5万元,重伤抢救费3.6万元,事故造成停工经济损失80万元。
问题:该起事故损失多少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1)损失的工作日:6000*7=42000天
2)直接经济损失:16.5*7+3.6=119.1万元
例2、某起火灾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问题: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直接经济损失9523+3052+1850=14425万元
例3、某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设备损失50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30万元,停产损失300万元,丙住院治疗费用80万元,支付乙家属抚恤金25万元,丙歇工工资3万元,事故罚款15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1万元。
问题:计算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答:直接经济损失为500+30+80+25+3+15=653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为300+1=301万元。
例4、某企业有员工6000人,2013年发生3起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其中1人休息了4个月,另2个人分别歇了130天和145天;1人轻伤,经休息55天康复,请问2013年度的千人伤害率、千人死亡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百万工时死亡率、伤害严重率。
答:千人伤害率=[(2+3+1)/6000]*1000=1;
千人死亡率=[2/6000]*1000≈0.33;
百万工时伤害率=[(2+3+1)/(6000*8*250)]*106=0.5
百万工时死亡率=[2/(6000*8*250)]*106≈0.17
伤害严重率=[(6000*2+120+130+145+55)/(6000*8*250)]*106≈10.38
综上所述,以上全部内容就是关于轻伤是指损失工作日低于多少日的暂时性(轻伤与重伤的鉴定标准)的法律知识介绍,在律网小编希望以上全面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任何关于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你通过在律网咨询相关律师,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