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在律网整理发布 2023-06-02
一、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有如下区别: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誉权中,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在诽谤罪中,不法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诽谤罪。2.侵害行为的情关于更多《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的疑问,下面由在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在律网
一、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

  诽谤罪和侵犯名誉权有如下区别:

  1.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誉权中,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在诽谤罪中,不法行为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诽谤罪。

  2.侵害行为的情节不同。侵害行为的情节,即加害行为的性质、手段、方式和由此产生的结果。构成诽谤罪要求加害行为情节严重。

  3.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诽谤罪的危害后果较严重,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侵害名誉权则不要求一定要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

二、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

  1.侮辱行为,即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败坏他人名誉。

  (1)用暴力行为侮辱。如当众向他人身体上洒泼粪便。

  (2)用语言侮辱。如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以口头语言对他人进行辱骂、嘲笑,使他人当众蒙受羞辱。

  (3)用文字进行侮辱。如以张贴大字报。

  2.诽谤行为,即行为人故意或过失散布某种虚假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3.新闻报道失实,即报道的情况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因此损害了相关当事人的名誉。

  4.文学作品利用素材不当,损害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原型的名誉权。

  在律网提醒您,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三、

怎样确定侵犯名誉权

  确定侵犯名誉权主要看行为是否符合下列构成要件:

  1.必须有相应的侵害行为,该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2.行为人存在过错,此过错包含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3.必须实际存在侵害事实,即侵害事实已经发生。

  4.行为人的行为与侵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即必须是因行为人的行为而产生了侵害结果。

61
分享
扫一扫进入手机端

免责申明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头条置顶
顶部 顶部